凤凰是古代神话传说里的瑞鸟,也被视为太平盛世的象征。如今,韩国总统的象征标志中也采用了凤凰的图案。相传凤凰是一种神秘而高洁的动物,它性情高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因此,古代的书生常常在自家厢房前种植梧桐树,寄望有朝一日凤凰栖落,象征明君降临。然而,理想终究难以抵达现实。那些期待明君出现的书生,偶尔也会思念心爱的恋人。而落在梧桐叶的雨滴声会让人更感孤单,于是便流传下来这样的谚文时调诗:
“雨脚于梧桐,
但只听无心,
我有多忧愁,
每叶愁声也,
而后广叶木,
植栽何有哉。“
意思是,无意间听到雨滴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也许是自己心中忧愁,觉得每片叶子都在传递忧伤的声音。今后再也不愿种植叶片宽大的树木了。”
平时调《雨下梧桐叶》 / 演唱-金娜利(音)
世宗大王堪称韩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明君。他勤政爱民、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位期间不仅为不识字的老百姓创制了韩文,致力于振兴学术与文化,还研制了测量降雨量的测雨器、测量时间的仰釜日晷,以及能自动敲钟报时的自击漏等先进仪器,为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他还制定法律来拯救那些因冤屈而沦为奴婢的百姓,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更令人钦佩的是,平时政务繁忙的他还亲自创作了音乐。世宗大王在音乐方面颇有造诣,他曾说道:“国人活着时听本国音乐,死后却听中国音乐,朕觉得不妥。”
当时在宗庙祭奠历代先王时,演奏的是从中国传入的音乐。其中,编磬这一乐器在祭奠仪式中担任主要角色,它由音色清脆明亮的玉石雕刻而成。过去,由于韩国不生产玉石,所以必须从中国进口。直到世宗大王在位期间,南阳地区出土了上好的玉石,他便下令臣子朴堧用国产磬石自行制作编磬。用自制编磬示范演奏时,世宗大王在听到音乐后立马察觉到其中一个音程偏高,随即询问朴堧原因何在。朴堧仔细检查编磬后发现,是发出偏高音程的那块磬石没有打磨好。此事说明了世宗大王具备绝对音感,能察觉出连制作乐器的专家也未能识别的微妙变化。世宗大王不仅精通乐理,还发挥音乐才华亲自作曲。他曾创作了《保太平》、《定大业》、《与民乐》等多部作品。他的儿子世祖继位后,将其中的《保太平》和《定大业》指定为宗庙祭礼乐,并沿用至今。
宫廷音乐《与民乐》 / 演奏-国立国乐院正乐团
《水里斋》是1984年,玄琴演奏家郑大锡创作的玄琴独奏曲。他有一位名为金圭贤(音)的好友,号“多情居士”,是一位西藏文化专家兼版画家。金圭贤居住在江原道洪川河边的二层草屋中,名为“水里斋”。玄琴独奏曲《水里斋》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情景”、第二乐章“兴趣”、第三乐章“茶香”。郑大锡以好友的草屋为素材,描绘了水里斋及其周围的自然风光与恬静生活——草屋屋顶的葫芦藤、炊烟缭绕的烟囱、河边的渡船,以及在自然环抱中烧水沏茶、挥毫作画、风流潇洒的人生光景,别有一番情趣。这些情景和玄琴低沉、浑厚的音色相得益彰。
《水里斋》/ 作曲与大笒-郑大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