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菜单 进入原文
Go Top

《漫话国乐》 六七月的阴天 / 兴夫歌 / 山台

#漫话国乐 l 2025-07-24

漫话国乐

《漫话国乐》 六七月的阴天 / 兴夫歌 / 山台
在古代,每到一年中天气最热的三伏时期,老百姓就会暂停农活,准备美酒和美食,前往河边或溪边乘凉玩水。通常,年轻人先去河边捕鱼,长辈们随后带着大锅和辣椒酱、蔬菜等食材,在河边搭棚,用年轻人捕获的鱼熬煮鲜美的鱼汤。饭后,还有从溪水里冰镇过的西瓜或甜瓜作为清凉的甜点。想必对于古人来讲,这就是炎炎夏日最惬意的避暑方式了。

惠莫里杂歌《六七月的阴天》描写的是夏季即将下雨的阴天,一名男子在涨水的河边捕鱼的趣味场景。男人在河边捕鱼时,叫住路过的男孩,说:“帮我跑个腿,把这条鱼送回家,顺便告诉我夫人,煮一锅美味的鱼汤。” 没想到男孩听了却满不在乎地回答说,自己也忙得很,不知道有没有空帮这个忙。如果这个男人会看眼色,懂得说话,顺口加一句:“来我家一起吃鱼汤吧”,说不定男孩就立刻答应了。
惠莫里杂歌《六七月的阴天》 / 演唱-朴相玉名唱,长鼓-金清满

姜道根名唱于1917年,在全罗北道南原的国乐世家出生。父亲是走绳索名人,表兄妹种有大笒散调的技艺传承人姜白川名人和专长伽倻琴散调的姜顺令名人,安淑善名唱是侄女。

姜道根名唱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从小接受了音乐的熏陶。10几岁时,他拜金正文名唱为师,正式开始学习盘索里《兴夫歌》。不过由于家境贫寒,他为了支付学费,在师傅家里当佣人。师傅过世后,姜道根名唱就前往首尔,向宋万甲、丁贞烈和李东伯等当代赫赫有名的名唱继续学习盘索里。

当时的盘索里艺人有一个传统,每当学完一部盘索里作品,就独自入山磨练,致力于把学到的内容化为属于自己的音乐。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独功”。姜道根名唱曾说过,他在5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有几十次进山“独功”,每次至少持续100天。那段时间就像僧侣修行一样,有时练到嗓子沙哑,连话都说不出来。正是经过如此不断的潜心练习,他才渐渐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虽然姜道根名唱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努力磨练唱功,但与其他艺人不同的是,他毕生都住在家乡南原务农,从未为了谋生或成名而四处献艺。他因热爱盘索里而从艺,也为此感到自豪。
盘索里《兴夫歌》中“葫芦打令”和“用大米做饭吃” / 演唱-姜道根名唱,长鼓-李圣根(音)

韩国南部离岛地区有一种独特的娱乐文化,叫“산다이”,指逢年过节或村里有集体劳作时,一群人聚在一起起唱歌玩乐。

“산다이”一词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它源自朝鲜王朝时期的“山台戏”。当时宫廷里设置像高山一样高大的舞台,在舞台上进行的表演艺术被称为“山台戏”。此后,《松坡山台戏》、《扬州别山台戏》等假面舞在民间流传开来,所以有专家推测,“산다이”一词可能是从“山台戏”演变而来的。另一种说法则与英语“Sunday”有关。朝鲜王朝末期,英国军队曾驻扎在巨文岛。每逢星期天,英国士兵们会从军营里出来喝酒,当时国人好奇地询问他们在做什么,英国士兵们回答说:“Sunday”,国人把它听成“산다이”(以下简称:山台), 这个发音后来便成为南部离岛地区广泛流行的娱乐活动的代称。由此可见,离岛地区居民多么喜欢山台,经常说有了山台的陪伴,他们才能熬过生活中的种种艰辛。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流传于全罗南道可居岛的《山台》。可居岛是位于韩国最西南端的离岛,从南部港口城市木浦乘船前往,大约需要三四个小时。由于地理位置靠近中国,当地居民夸张地说,每天清晨还可以听到从中国传来的鸡鸣声。《山台》中有这样的歌词:
 “咱们来这里不能白走啊,唱一首歌再走吧。若那涨高的海水是酒,我可以和来者、去者都交朋友了。。。”
歌词不仅令人兴致高昂,还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比如感叹自己没能读上初中、身世可怜。
全罗南道新安郡可居岛《山台》/ 演唱-郑利得(音)等人

推荐内容

Close

为了向听友提供更好的服务,KBS WORLD Radio网页正在应用Cookie和其它相关技术。您持续浏览本台网页,将被视为您已同意利用上述技术和本台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针》政策。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