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菜单 进入原文
Go Top

焦点

韩文化部首任长官、著名学者李御宁去世

2022-03-05

新闻

ⓒYONHAP News

2月26日,韩国文化部首任长官、著名学者、梨花女子大学名誉教授李御宁去世,享年89岁。李御宁不到25岁便发表文章批评文坛老一辈的权威意识,掀起了新风。作为文学批评家、媒体人、教授,李御宁推动了韩国相关领域的发展。


李御宁于1933年在忠清南道牙山出生,并在首尔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院深造国语国文学。1956年,年仅23岁的李御宁在《韩国日报》发表了题为《破坏偶像》的评论文章,批评当时文坛的中流砥柱文人为“陷入痴梦的偶像”、“欺骗性偶像”、“愚昧的偶像”,获得了关注。


他还称当时的文坛巨匠为“现代的新罗人”,对他们与现实脱节的思想、作品提出了强烈批判,在文坛掀起了巨大波澜。不过李御宁也强调文学艺术的独立性,警惕将文学作为社会批判的武器,成为了纯文学与参与文学之争的核心人物。


李御宁在高中执教三年,从1960年起先后在《首尔新闻》、《韩国日报》、《京乡新闻》、《中央日报》、《朝鲜日报》担任评论委员,是当代最著名的评论家。


卢泰愚政府于1990年新设文化部,李御宁出任首任长官,并作为大韩民国艺术院的会员积极展开活动。李御宁还从1966年起在梨花女大担任教授,随后被授予首席教授、名誉教授的头衔。


李御宁在60年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最令韩国人印象深刻的早期作品无疑是《土地之中、风之中》。这部作品收录了连载在报纸上的关于韩国风土人情的散文,书名以纯韩语的方式拆解了“风土”这一汉字词,不仅在语言上吹起一阵新风,还被认为“确立了韩国文化理论”。


《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一书精准地分析了日本的文化特点,在韩国、日本均引起巨大反响。李御宁在该书中指出,日本的俳句、盆栽、晶体管等趋向缩小的元素推动了日本工业的发展,但是侵略等扩张性尝试却遭遇失败。


李御宁还创造了“Digilog”这一词语,反映出他对时代的敏锐观察。2006年,李御宁在日刊上开设题为“Digilog时代的来临”的专栏,提出了融合数码技术和模拟时代感性的过渡期时代框架。


李御宁晚年改信基督教,2010年出版《从理性向灵性》,展现自身的内心世界和属灵的一面。李御宁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是对话录第一卷《死之警示》,此外还有诸多著述即将出版。


在担任文化部长官期间,李御宁通过创办国立国语研究院和韩国艺术综合学校、建立传统作坊村、移交图书馆工作等四大项目奠定了文化政策的框架,获得极高的评价。


李御宁遗体于本月2日在首尔大学附属医院出殡,告别仪式在瑞草洞国立中央图书馆举行,随后安葬于忠清南道天安公园墓地。

推荐内容

Close

为了向听友提供更好的服务,KBS WORLD Radio网页正在应用Cookie和其它相关技术。您持续浏览本台网页,将被视为您已同意利用上述技术和本台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针》政策。 详细内容 >